2019年我国药品终端市场整体规模约2万亿,其中创新药占比仅约5%,约1000亿。若占比提升至50%,则规模超1万亿,即10年15倍空间。
①传统平台型大药企由仿入创:传统平台型大药企普遍具备强大的临床和商业化能力,它们有实力进行更多产品甚至公司层面的并购。若能赶上技术进步浪潮,尽早完成由仿入创转型,长期脱颖而出概率更大。如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等。
②有望长大的生而创新biotech:生而即是创新药企,有望从小市值成长为大市值相关标的,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贝达药业等。
③特色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如双抗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细胞凋亡亚盛药业;ADC荣昌生物。
④过去为中成药或原料药等其他主营业务,较早转型布局创新药。随着重磅品种上市阶段性带来高弹性。如众生药业、浙江医药等。
那么二级市场投资创新药企,什么阶段为投资合适时机?
一般来说在重磅新品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后,产品获批放量初期阶段时期是不错时点,但需投资者对产品市场空间和公司商业化能力具有相对准确判断。
涉及A股公司包括:
①恒瑞医药:多款重磅创新药集中获批上市,以PD-1为代表的创新药尚处放量前期阶段。研发管线储备众多潜力品种。
②贝达药业:恩沙替尼国内获批上市,贝伐珠单抗、埃克替尼术后辅助治疗已报产被受理,CM-082、x-396全球多中心一线、D-0316有望陆续申报注册,带来多个催化剂。
③泽璟制药:创新药biotech弄潮儿,5月多纳非尼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近日多纳非尼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
暂无评论...